一個夢想的實現




追尋人類塑膠垃圾的腳印,航向北太平洋垃圾渦流區之旅程~一段夢想旅程的實現



8/22/2011

太平洋上是否有座垃圾島?

  這其實是我此行最想要一探究竟的問題,自從1997年Moore船長將他在太平洋高壓區所發現的垃圾問題帶回給居住在陸地的人們,大家開始猜測那會是多大一座島,人是否可以站在上面呢?我們是否可以看到可口可樂瓶在水中漂浮?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腦中也存著許多的幻想,關於那座在太平洋上的垃圾島嶼究竟長什麼樣?它會隨著洋流不斷的飄移嗎?同行的夥伴都存著這樣的疑惑與好奇!







  







  



  不過在出發前,科學指導員Markus就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太平洋上沒有垃圾島!!!』
  
  『疑~~新聞不是都報導太平洋有個兩個德州大的垃圾渦流區嗎?所以是假的囉!!那我幹嘛花錢來這趟旅程阿!』內心的疑問不斷湧出。
  
  Markus似乎查覺到我們滿心的疑問,又改口『的確有垃圾渦流區的存在,同時可能比兩個德州的面積還要大。』這下可就讓我更加搞不懂了!!事實到底是什麼呢?

  『由於塑膠受紫外線或外力衝擊的作用,容易裂解成許多漂浮的小碎片,這些碎片就會順著海洋洋流的方向,慢慢的聚集在太平洋渦流區。事實上肉眼是很難直接看見這些細小的塑膠碎片,更無法看到所謂聚集成塊的垃圾島,但是這些塑膠垃圾確確實實地遍佈在這片廣大的海域上。』雖然經過Markus的解釋,褪去了我原本想像的島嶼面貌,但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猜想到底是怎樣的細小塑膠碎片?又怎樣遍佈在大海裡?如何發現它們?它們又是怎麼影響海洋的呢?

  航行的第四天,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海,我問:『我們到了垃圾渦流區嗎?』
  『還沒,前幾天速度太慢了!可能再過兩天吧!』Markus回答
  航行的第七天,眼前依舊是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海,我問:『我們到了垃圾渦流區嗎?』
  『喔!!我們已經在渦流區啦!你看不出來嗎?無風的太平洋高壓區』 Markus回答。

  阿~~~~好吧!!我徹底放棄看不到成堆垃圾漂浮在海面的妄想,一點失望卻又慶幸的矛盾心情,失望的是沒有驚世駭俗的恐怖畫面,可以用來說服大家海洋垃圾問題的嚴重性,但慶幸的是,也許我們的海洋環境沒有想像的那麼糟!!


  但Markus馬上就點醒我這個自以為海洋依然很美好的想法。


  相信有一些人已經看過,不管是信天翁、鯨魚、海龜都是受害者,因為誤食了塑膠垃圾無法消化,而無法再吃下真正的食物因而餓死;但最近科學家更關心的是,海上的這些塑膠碎片,很可能透過食物鏈的關係,造成海洋生態系的毒害。因為科學家發現這些海洋塑膠碎片會吸附環境中的有機汙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因此,當這些污染的塑膠碎片長時間在海洋上漂浮,經過海洋生物的誤食後,累積在生物體內,再由食物鏈的關係,造成大型魚類或海洋哺乳動物體內環境賀爾蒙的有機毒物含量增加。

  

  目前科學家仍在研究到底那一種魚類容易誤食塑膠碎片以及比例;哪一種塑膠容易浮在水表面;而不同深度的海洋,塑膠碎片目前的分布量為何;以及海洋魚類誤食塑膠碎片後,毒物在體內如何消化分布。很多的問題尚待釐清,因此,此次的研究調查所收集到的樣本,將送到五個大學,由7位科學家做更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同時也會與11年前(2000年)由莫爾船長帶領的研究團隊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比對,了解海洋塑膠碎片在海洋中的比例是否有增加的趨勢。

 

  了解海洋塑膠碎片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大家也就更賣力的協助此次的研究採樣工作囉!接下來就要介紹這次主要採樣的工具:拖網,我們使用兩種拖網;


  第一種拖網(Hi-speed)-高速拖網,開口面積是直立長方形0.6 x 0.15 m2,網長度為3 m,網目為500 μm,拖網末端的採集袋大小為78.5 cm2 x 30 cm。高速拖網可以在8節船速下於海中採樣,適合較長時間收集海水表層塑膠碎片,又可放置隔夜,因此可以採集到夜晚垂直移動魚類,了解牠們的胃中是否有塑膠碎片。採集袋每4小時換新,不過每小時都要拿起來確認裡面是否有小魚,若有小魚必須另外收集起來,避免小魚在高速行駛下被浪打爛;另外採集袋中還有一個1公分網目大小的網,用來隔開小魚和袋中的塑膠碎片,以避免無法確認小魚胃內的塑膠碎片是來自於海洋還是在採集袋中誤食的。 採集到的小魚,用無菌錫箔紙包覆後,放入-20度西冷凍保存。採集到的塑膠碎片則是放置在滅菌的錫箔紙中,乾燥後,儲存在室溫中,之後進行POP分析。


高速拖網在水中拖行



  第二種拖網(Manta trawl),基本上和高速拖網相似,只是網目較為細小333μm,網口為水平方向。此拖網是為了計算海洋表面塑膠碎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下的分布比例,又網目較細小,因此進行採樣時必須將船速降到只有2節,放入水中後,必須定時一小時後隨即拿起。採樣上來的樣本保存在5%福馬林中,帶回實驗室,先用淡水浸泡,將懸浮塑膠碎片先收集起來;再用顯微鏡區別垃圾碎片和浮游生物,使用Tyler Sieves 4.75, 2.80, 1.00, 0.70, 0.50 和 0.35 mm 將之分類,最後將塑膠、浮游生物、其他物質在65度西下乾燥24小時秤重。



收集採集袋中的塑膠碎片


  兩種拖網的困難點不同,操作高速拖網時,因為船速並未改變,所以我們必須在傾斜的甲板,努力對抗船隻的晃動以及不時打來的大浪,在三個人合作下,將不鏽鋼製的拖網放入海中。有時半夜收網時,在周遭一片漆黑的大洋上,得一邊靠著頭燈燈光,將自己的確保環扣上,一手抓著船邊,一手拉著繩子幫忙把拖網從水中拉起。

  Manta採樣,則因為多了量測水溫記錄與時間掌控的工作,必須由五位夥伴共同合作,雖然在船速緩慢的情況下進行,但若在大風中航行,清楚傳達彼此的指令是件困難的事情。

  除了塑膠碎片採集,為了瞭解海水是否也遭受POP汙染,我們同時也採海水樣本,利用10公升的不鏽鋼桶採集海水後,裝入2公升的採樣瓶中,標誌後,放置冷藏,到了溫哥華後,由另一位瑞典科學家Anna使用10μm的濾紙過濾後,帶回瑞典分析。

海水採樣



  由於自己過去的研究經驗,不禁讓我好奇,利用帆船進行科學資料的收集,對於講求時間效率的研究工作而言,是否太夢幻了一些呢?

  和Hank討論,他說沒辦法,因為塑膠垃圾的議題不像生物醫學或是其他"顯學"受到太多的關注,因此,在國家研究經費補助有限的情況下,很多科學家都是透過與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合作的方式收集資料;而NGOs也結合社會大眾的力量,得到經費或是人力的支援,讓更多值得被探討的問題,獲得深入的資訊與分析;例如這趟航程,若不是有我們這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社會人士各自找到經費來參加這個航程,也許這個研究航程就無法繼續了!
  
  這也讓我思考目前台灣的現況,念到博士或是碩士到NGOs工作似乎被認為是一種浪費或是大材小用,但NGOs所面臨以及處理的卻是這個世界及社會正面臨的重要議題;期望將來的有一天,台灣的NGOs能匯集更多社會的力量,提供這樣的平台,讓研究者在沒有任何利益與科學點數的壓力下,盡情的探索真理。

3 則留言: